
版画起源可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,当时陶器、兽骨等上的雕刻为其奠定基础。春秋战国的肖形印铸刻是版画雏形,秦汉画像石、画像砖的刀版镂刻推动其发展,晋代枣木刻制符印、北朝印章印于纸上,促使向雕版印刷发展。为了传承和发展古老的非遗版画,2月7日,建湖县图书馆特举办《非遗版画》活动。
注情入木,刀笔生辉,留痕岁月,艺术永恒。
在活动中,戚九龙老师首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版画的起源、发展历程以及其在非遗中的重要地位。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示例,让小朋友们对版画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。随后,老师详细讲解了版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,包括选材、备料、雕刻、印刷等各个环节。
在戚老师的指导下,小朋友们纷纷动手尝试制作非遗版画。他们认真描边、雕刻,再经过滚墨、压平等步骤,一幅幅精美的版画作品逐渐呈现出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小朋友们不仅体验到了版画制作的乐趣,更深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和价值。
通过此次活动,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非遗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技巧,更重要的是,他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和自豪感。他们意识到,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,需要每一个人去传承和弘扬。同时,他们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,即要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。
图书馆地址:建湖县湖中南路文化艺术中心B座图书馆